蜂蜜結晶不代表摻了假 專家:可通過色、濃稠度辨別優劣|食品|液態
如圖:蜂蜜結晶圖片,結晶的蜂蜜圖片,白色的晶體是蜂蜜結晶后的狀態,白色結晶蜂蜜圖片。蜂蜜結晶后以白色居多,但是不一定都是白色,白色結晶蜂蜜也稱雪蜜,蜂蜜結晶不代表就是假蜂蜜,絕大部分蜂蜜在外界溫度13-14度的時候都會結晶,可以放心吃。
如圖:蜂蜜結晶的過程圖片,天氣逐漸變冷當外界溫度在13-14度左右的時候,蜂蜜從液態一步步結晶的過程圖片,圖片中的結晶蜂蜜是東北椴樹蜜,椴樹蜜由琥珀色的液態慢慢變成白色結晶晶體,結晶的雪白的蜂蜜也稱雪蜜。蜂蜜結晶有的很細膩有的有輕微顆粒感
原標題:蜂蜜結晶不代表摻了假 專家:可通過色、濃稠度辨別優劣
東方網12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微博上近日流傳一種說法,“蜂蜜結晶看起來太像白糖,是不是摻了假”,日前,@全國衛生12320發布一則微博稱“蜂蜜結晶不要緊”。記者昨日采訪營養專家了解到,蜂蜜結晶屬正?,F象,不會影響安全和營養。專家同時提醒,可通過色和濃稠度來辨別蜂蜜優劣。
低溫致糖溶解度下降而析出
@全國衛生12320此前的微博解釋,蜂蜜長期放在冰箱里,原本質地均勻的蜂蜜已發生沉淀。這樣的蜂蜜其實并沒有壞,因為蜂蜜中的糖分濃度實在太高,低溫下,糖的溶解度下降,所含的葡萄糖和蔗糖就可能沉淀出來,形成結晶。結晶會影響口感,但完全不影響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
蜂蜜結晶的原理是什么?上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專業碩士、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朱穎分析,蜂蜜在5至15℃之間最容易結晶,高于或者低于這樣的溫度都會導致結晶緩慢。若將蜂蜜放在冰箱中儲存,其所含葡萄糖從蜂蜜中析出分離形成晶體結構,晶核越變越大,然后聚集起來慢慢下沉到瓶底。如果蜂蜜中所含葡萄糖越多,那么它結晶也越多,結晶速度也越快。當溫度變高,葡萄糖的結晶結構就會破壞,它的溶解度也隨之升高。貯存結晶蜂蜜時,溫度高于26.7℃-29.4℃結晶結構會破壞;蜜溫超過40℃時,結晶的蜂蜜重新融化成液態。另外結晶還與蜂蜜中所含水分有關,如果水分濃度大,葡萄糖的飽和溶液就變稀了,結晶過程就會變慢。
“蜂蜜結晶僅僅是一種物理變化,就像水變成冰一樣,結晶后蜂蜜的營養價值不會受到影響。”營養師朱穎說。
貯存蜂蜜勿接觸金屬、空氣
蜂蜜如何存放更為恰當?營養師朱穎提醒,蜂蜜是弱酸性液體,能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貯存過程可采用非金屬容器如陶瓷、玻璃瓶、無毒塑料桶等來貯存。蜂蜜應放在陰涼、干燥、清潔、通風、溫度保持在5℃-10℃、空氣濕度不超過75%的環境中。裝蜂蜜的容器要蓋嚴,防止漏氣,減少蜂蜜與空氣接觸。蜂蜜有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蜂蜜吸收過多的水分會使濃度下降,易引起發酵變質。
此外,蜂蜜在18℃以下可長期保質保鮮。因為蜂蜜中主要成分是糖,其它參與生命活動的物質雖然很多,但是沒有很多的水分,所以一些微生物的活動就會受到抑制,從而保質期也會變長。
謹慎購買功能型蜂蜜產品
蜂蜜摻假在市場上確有發生,主要有以下五種摻假方式:一是用飴糖、果糖漿直接冒充蜂蜜;二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熬制,硫酸裂解白糖,從而冒充蜂蜜,熬的時間越長顏色越深;三是用少量糖,多加水,再添加增稠劑,來增加假蜂蜜的濃度;四是用糖稀加色素、增稠劑調制;五是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兌。
營養師朱穎表示,市民可以通過看色和濃稠度來辨別蜂蜜的真假。真蜜顏色看起來清亮,呈白色、淡黃色或琥珀色。而摻入化學染料的假蜜顏色異常鮮艷,光亮度較差;摻入糖?。ㄍ练嵦牵┑拿垲伾睢⒐鉂刹?、蜜液渾濁;摻入淀粉的蜂蜜渾濁而暗淡,常常有云霧或團狀現象;而摻入增稠劑的蜂蜜狀態粘稠,韌性過強,蜜液表面容易形成膜。
營養師朱穎同時提醒,市民不要把蜂蜜的功效想得過于神奇,單從蜂蜜可以緩解便秘來講,效果遠不如多吃點膳食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功能型的蜂蜜乳、蜂蜜膏等產品,因為產品名稱更換,就無法按照蜂蜜的國家標準來評估其質量好壞,消費者需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