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綠色蜂蜜”藏在深山待人識(圖)
本報保城12月8日電(記者邵長春 特約記者黃青文)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南好村,位于大山深處,是個連手機信號都無法到達的偏遠地方。如今,這里正在興起一股養蜂熱,在政府的幫助和扶持下,全村270多戶農民有94戶農民養起了蜜蜂。
南好村是個移民村,由于毛拉洞水庫建設需要,村民們才陸續搬到現在的村子,因為沒有什么土地,加上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村民們收入長期較低。但南好村卻有養蜂的天然優勢。因為位于大山深處,這里基本沒有什么污染,一年四季,漫山遍野開滿了野菊花,是發展養蜂業的一塊寶地。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保亭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于去年4月對南好村94戶農民進行養蜂培訓,并聯合縣扶貧辦,給每戶農民免費發放3箱蜜蜂,安排一名就業協管員,為這94戶蜂農提供長期的跟蹤服務。
如今,1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南好村的一些蜂農養蜂規模已經擴大到十幾箱,養蜂的利益也漸漸凸顯,蜂農越來越嘗到甜頭,其他村民也躍躍欲試。
村民黃明君告訴記者,每箱蜜蜂一年可采20斤蜜,如果按照每斤50元的收購價計算,每箱蜜蜂的年收益就可達到千元。這對于南好村村民們來說,是筆不小的收益。而且養蜂的成本比較低,也比較省力。
過去1年多的養蜂經歷對黃明君來說是有苦有甜。因為缺乏經驗沒有定期給蜂王剪翅膀,黃明君后來分出的幾箱蜜蜂中,有蜂王帶領蜂群集體逃竄;還有野蜜蜂不請自來,在黃家搭建的蜂箱中安家落戶。 比起這些養殖中遇到的難題,更令黃明君等養蜂戶們頭疼的是銷路問題。南好村村民幾乎都沒有手機,因為在這個大山深處的偏遠農村,手機信號根本進不來。道路又不好走,信息不暢,比較封閉,村民們一般都是坐等外面的商人進村收購,蜂蜜收購價格被壓得很低,有時只賣到20多元。
黃明君說,這里產出的蜂蜜是純綠色產品,沒污染也沒什么雜質,在山外怎么也能賣到80多元,但村民們因為不懂只能吃啞巴虧。
保亭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曉鋒說,養蜂業在南好村才剛剛起步,他們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下一步將著重幫助農民解決市場銷售問題,打好綠色蜂蜜這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