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消失之謎|蜜蜂|養蜂人
原標題:蜜蜂消失之謎
蜜蜂是一種辨向能力極強的昆蟲,工蜂可以飛到離巢幾千米遠的地方采蜜,然后安然無恙地回巢。因為蜜蜂有一對發達的復眼,每只復眼由6000多只小眼組成,每個小眼有8個呈輻射狀排列的感光細胞。晴天,蜜蜂利用太陽光辨向,陰天利用太陽光(穿過大氣層、受到大氣分子或塵埃等顆粒的散射而形成)的偏正光辨向。有了這一保險的導航系統,回家不會迷路。
近幾年來,國內外不斷出現蜜蜂莫名其妙消失的報道。據悉,我國在10年內蜜蜂的數量減少了10%;而在歐美,蜜蜂的大量消亡已成為災難。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諸如此類的“集體死亡”很有可能是蜜蜂的導航系統出問題了。美國科學家曾在蜜蜂體內發現一種名為“隆背蠅”的寄生蟲,同時在隆背蠅和蜜蜂身上都發現有同樣的病毒和真菌,于是推測是這種寄生蟲使蜜蜂受感染。而正是這些受感染的蜜蜂在離開蜂巢后變得呆頭呆腦,失去了辨向能力和對肢體的控制能力,從此就找不到“家”,最后凍死在野外。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昆蟲學家推測認為,導致蜜蜂導航系統出問題的是植物中存在的一種特殊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就是農民用來殺滅作物害蟲的農藥,它經過植物的循環系統進入新葉或花朵,而蜜蜂采花粉時便受到農藥的感染。目前歐美用得最多的農藥是新煙堿類殺蟲劑“益達胺”,20世紀90年代末,法國科學家已經發現,益達胺雖不會致蜜蜂死亡,但會傷害蜜蜂的神經系統。
有的科學家從另一角度出發尋找根源,他們認為導致蜜蜂大量失蹤的原因可能是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產生的輻射。人們發現,把手機放在蜂巢附近,蜜蜂就不愿回巢。
《紐約時報》曾報道說,一些科學家猜測,美國許多養蜂場的蜜蜂大規模失蹤和美國大量種植轉基因作物有關,不少機構都在研究這一問題,但至今沒有得出定論。德國有一位養蜂人說,養蜂場周圍的土地肯定有某種物質使蜜蜂無法生存,可能性最大的是抗蟲害的轉基因玉米。
養蜂人為了讓蜜蜂多釀蜜,用一種加了非天然添加劑的混合物喂養蜜蜂,影響蜜蜂的健康;另一方面,為使蜜蜂不得病,養蜂人還讓蜜蜂吸食抗生素以防疾病感染,但實際上卻干擾了蜜蜂體內天然細菌的生存。人造食品、轉基因作物與蜜蜂失蹤和死亡的關系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
有時候一個蜂箱會容納3萬只蜜蜂,生活空間太小,蜜蜂無法忍受;缺乏足夠的營養、蜂箱里細菌和寄生蟲滋生……這些恐怕也是造成蜜蜂減少的又一個疑似因素。
蜜蜂的減少和消失不僅僅是一個蜂蜜產量的問題,而是有關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大事情。世界上有2萬多種蜜蜂,都是喜歡花粉的。確保蜜蜂數量等于確保異花授粉植物正常結出果實和種子。
上一篇:合理服用蜜蜂水美容養顏又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