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養蜂老人中科大旁聽成“專家”
|OK蜜蜂網
一位只上過小學的老漢,為了圓自己的夢,退休之后重新進入初中課堂學習英語,并在中科大的實驗室當起旁聽生,研究起蜂毒來。20多年來,他不顧家人的勸阻,多次走進長豐、定遠等地不通車的偏僻農村,甚至以身試制劑,把自己琢磨出來的養蜂知識無償地傳授給當地農民,幫助他們走上富裕的道路……目前,這位已經85歲的老人吳天雄又開始和蝎子、毒蛇打起交道,用他的話說,“這些都是寶,在我100歲之前,要把更多的、一看就會的技術教給更多的農民。” 從“制劑罐子”變成“蜂癡” 吳天雄老人以前是安徽叉車廠的一名普通工人,1980年退休后,本以為能參加一些公益活動,但由于多種疾病纏身,他只得終日郁悶地抱著制劑瓶子。“當時身體很差,肺部和腸道疾病一直很折磨人,一旦發病就會吐血,到很多醫院看過病,都沒有效果。”
一個偶然的機會,喜歡鍛煉的吳天雄在一次晨跑中結識了中科大的歸國教授解俊民,并從閑談中得知蜜蜂的蜂毒或許能階段他的病。“我有了一個想法,學點養蜂知識教給農民朋友。”可是由于年齡、學校規章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吳天雄只得偷偷溜進中科大的課堂聽專家講課。但吳天雄很快被中科大生命科學院的老師發現了,于是便讓他在生物系當了一名衛生員,閑暇時間破例讓他進入實驗室參觀學習。隨后,吳天雄又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周圍人的嘲笑,毅然在省城常青街道沿河社區租下一間小屋開始養蜜蜂,每天家里、蜂場兩地跑。以身試“毒”重獲健康
“當時受到的最大鼓舞就是中科大生物系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吳老感慨地告訴記者,因為他沒有學過英語,而教授的課很多都是使用英語的,“后來那些和我孫子孫女一樣大的學生就在課余時間用中文給我翻譯,然后不懂的地方再請教老師。”2002年,為了能看懂國外的生物論文著作,吳天雄又再次打破常規,進入合肥市第28中學學習基礎英語,并于2005年順利畢業。當旁聽生期間,吳天雄開始留意起解教授跟他提過的蜂毒治病的事。“那時每天就像著了魔一樣,到處尋找與蜂毒有關的資料。”吳天雄的老伴告訴記者,只要一發現與蜂毒有關的書籍資料,他肯定要買下來,“買不到就到處借,然后再抄下來……”
與蜜蜂打交道的同時,吳天雄開始嘗試把中醫理論和“蜜蜂蜂毒”的知識嫁接起來,“按照書上的介紹,喝一些蜂毒配置的制劑水,配合針灸,然后長期服用自己養蜂產的蜂蜜和蜂王漿,”不知不覺中,他竟然發現自己身體的狀況漸漸好轉,連拐杖也不需要了,“效果最明顯的是眼睛和耳朵,盡管已經85歲了,不戴眼鏡也能看清報紙上的小字。”但讓吳老有些遺憾的是,目前還不能穩定地確認蜂毒的醫療效果。
扶貧路上跌斷肋骨 眼見自己的身體慢慢康復,吳天雄便帶著自己的蜜蜂來到長豐縣的杜集鎮和定遠縣的張圩鎮。“記得是1989年的夏天,他一個人背著大包,拄著拐杖來到我們村子。”長豐縣杜集鎮巴張村的村民張正國告訴記者,“每天他都和當地老百姓一起住一起吃,傳授養蜂知識。”
吳天雄的苦口婆心并沒有得到村民的理解,大家對他說的東西都是半信半疑的。但吳天雄并沒有氣餒,仍然在附近的幾個村子里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我們這個地方不通汽車,溝溝坎坎也特別多,他就一個人拄著拐杖到處傳經……有一次跌到溝里,半天爬不起來,還把腿摔壞了。但沒等完全康復,又看到他背著包到村里來了。為了避免他家人擔心,之后他一再囑咐我們不要把跌跤受傷的事告訴他家人。”張正國告訴記者,“有一次我和他,還有另外一個村民到附近的村里去動員村民養蜂,經過一個高埂水溝時,他沒站穩就直直地栽了下去,頭一下子扎到溝里的淤泥里……當時我都嚇死了,趕緊和另一個人拉著他的腿,把他拖上來。”
如今迷上“蛇蝎美人” 被吳天雄的精神感染,張正國決定開始養蜜蜂——也成了村里第一個嘗到蜜蜂甜頭的人。幾年下來,張正國在吳天雄的幫助下,通過養蜂將自己原先的草屋變成磚瓦房,又添置了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今年收成也不錯,光養蜂產的蜂蜜、蜂王漿就能賣1萬多塊錢,我和老伴商量了,準備年底將房子架高成小樓房。” 而此時,蜂蜜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兌水的劣質蜂蜜,當地村民的產品的銷路受到很大沖擊。眼見要出現造假的苗頭,吳天雄再次來到村里,叮囑村民們千萬不要以次充好,“只有好產品才能經得住市場考驗”。隨后省城一家生產蜂蜜的公司來到村里收購蜂蜜,并和當地農民簽訂了收購協議,“這些都是老吳的功勞!我們還在等著他的新成果出來,幫助更多的貧困地區的農民養蝎子、毒蛇致富。”
采訪的最后,吳老告訴記者,盡管他和老伴現仍住在叉車廠簡陋的宿舍里,“但我相信,一個富了再傳給另一個人……總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有很好的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喜歡鍛煉的吳天雄在一次晨跑中結識了中科大的歸國教授解俊民,并從閑談中得知蜜蜂的蜂毒或許能階段他的病。“我有了一個想法,學點養蜂知識教給農民朋友。”可是由于年齡、學校規章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吳天雄只得偷偷溜進中科大的課堂聽專家講課。但吳天雄很快被中科大生命科學院的老師發現了,于是便讓他在生物系當了一名衛生員,閑暇時間破例讓他進入實驗室參觀學習。隨后,吳天雄又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周圍人的嘲笑,毅然在省城常青街道沿河社區租下一間小屋開始養蜜蜂,每天家里、蜂場兩地跑。以身試“毒”重獲健康
“當時受到的最大鼓舞就是中科大生物系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吳老感慨地告訴記者,因為他沒有學過英語,而教授的課很多都是使用英語的,“后來那些和我孫子孫女一樣大的學生就在課余時間用中文給我翻譯,然后不懂的地方再請教老師。”2002年,為了能看懂國外的生物論文著作,吳天雄又再次打破常規,進入合肥市第28中學學習基礎英語,并于2005年順利畢業。當旁聽生期間,吳天雄開始留意起解教授跟他提過的蜂毒治病的事。“那時每天就像著了魔一樣,到處尋找與蜂毒有關的資料。”吳天雄的老伴告訴記者,只要一發現與蜂毒有關的書籍資料,他肯定要買下來,“買不到就到處借,然后再抄下來……”
與蜜蜂打交道的同時,吳天雄開始嘗試把中醫理論和“蜜蜂蜂毒”的知識嫁接起來,“按照書上的介紹,喝一些蜂毒配置的制劑水,配合針灸,然后長期服用自己養蜂產的蜂蜜和蜂王漿,”不知不覺中,他竟然發現自己身體的狀況漸漸好轉,連拐杖也不需要了,“效果最明顯的是眼睛和耳朵,盡管已經85歲了,不戴眼鏡也能看清報紙上的小字。”但讓吳老有些遺憾的是,目前還不能穩定地確認蜂毒的醫療效果。
扶貧路上跌斷肋骨 眼見自己的身體慢慢康復,吳天雄便帶著自己的蜜蜂來到長豐縣的杜集鎮和定遠縣的張圩鎮。“記得是1989年的夏天,他一個人背著大包,拄著拐杖來到我們村子。”長豐縣杜集鎮巴張村的村民張正國告訴記者,“每天他都和當地老百姓一起住一起吃,傳授養蜂知識。”
吳天雄的苦口婆心并沒有得到村民的理解,大家對他說的東西都是半信半疑的。但吳天雄并沒有氣餒,仍然在附近的幾個村子里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我們這個地方不通汽車,溝溝坎坎也特別多,他就一個人拄著拐杖到處傳經……有一次跌到溝里,半天爬不起來,還把腿摔壞了。但沒等完全康復,又看到他背著包到村里來了。為了避免他家人擔心,之后他一再囑咐我們不要把跌跤受傷的事告訴他家人。”張正國告訴記者,“有一次我和他,還有另外一個村民到附近的村里去動員村民養蜂,經過一個高埂水溝時,他沒站穩就直直地栽了下去,頭一下子扎到溝里的淤泥里……當時我都嚇死了,趕緊和另一個人拉著他的腿,把他拖上來。”
如今迷上“蛇蝎美人” 被吳天雄的精神感染,張正國決定開始養蜜蜂——也成了村里第一個嘗到蜜蜂甜頭的人。幾年下來,張正國在吳天雄的幫助下,通過養蜂將自己原先的草屋變成磚瓦房,又添置了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今年收成也不錯,光養蜂產的蜂蜜、蜂王漿就能賣1萬多塊錢,我和老伴商量了,準備年底將房子架高成小樓房。” 而此時,蜂蜜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兌水的劣質蜂蜜,當地村民的產品的銷路受到很大沖擊。眼見要出現造假的苗頭,吳天雄再次來到村里,叮囑村民們千萬不要以次充好,“只有好產品才能經得住市場考驗”。隨后省城一家生產蜂蜜的公司來到村里收購蜂蜜,并和當地農民簽訂了收購協議,“這些都是老吳的功勞!我們還在等著他的新成果出來,幫助更多的貧困地區的農民養蝎子、毒蛇致富。”
采訪的最后,吳老告訴記者,盡管他和老伴現仍住在叉車廠簡陋的宿舍里,“但我相信,一個富了再傳給另一個人……總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有很好的生活。”
上一篇: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下一篇:年輕人成保健品市場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