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農遇“小年”蜂蜜價飆升
義烏養蜂人王煥興,今年上半年拉著兩車400多箱蜜蜂跑了大半個中國,卻沒采到幾噸蜂蜜,產量不及去年的1/3。王煥興昨告訴記者,由于今年全國氣候異常,不是南方冷,就是北方熱,養蜂人幾乎都遭遇了“小年”。受蜂蜜產量下降影響,市場上蜂蜜價格隨之上漲,漲幅在20%~60%之間。
蜂農:追著花期全國跑 氣候異常產量少
王煥興,義烏佛堂的老蜂農之一,1962年養蜂至今。今年,他的生意遭遇意外寒流:由于全國各地氣候異常,東北、西北等多條線路的蜂蜜少收甚至絕收,全年產蜜量預計不到去年的1/3。
“正常年份一個車產量有15噸~20噸,今年卻大幅下降,有時趕了一個花期只能收獲一兩噸。”每年3月底,老王會派車到江蘇等地采蜜,一輛車大約有200箱蜜蜂,一箱3萬多只。
養蜂人一般追著花期全國各地跑。三四月份是江蘇的油菜花和草籽花期,蜜蜂在這里采到的就是油菜蜜和草籽蜜。可是從去年冬天開始,江蘇的氣溫偏低,并且這種低溫天氣一直持續到4月份,油菜花開放受影響,一些飛出去采蜜的蜜蜂也因為低溫天氣,“飛得出去卻飛不回來”,最后被凍死在花間,所以蜂蜜產量大受影響。
江蘇花期過后,蜜蜂一路北上。老王派出了兩輛車,一輛往西北,一輛往東北。前者是洋槐花蜜和棗花蜜的主產區,一般在四五月份,后者是椴樹花蜜的主產區,一般在六七月份。可是,同樣由于氣候原因,今年這兩個地方幾乎都絕收。
“洋槐沒有蜜,東北則是氣溫高。”老王說,洋槐今年發芽的時候,天氣冷,芽苞沒有分化,花開后沒有形成花穗,傘狀花序的洋槐,看上去花開得茂盛,但沒有蜜。而在東北,六七月的高溫,椴樹葉子和花遭遇蟲害,也是無蜜可采。
他還介紹,往年六七月,蜜蜂應該在東北采集花蜜,但是現在,他的車子只能停放在那里,等候今年最后一個花期———內蒙的向日葵,這個花期的采集時間在八九月份,產量能不能補點回來,就看這個點了。
商家:蜂蜜價格漲了20%~60%
原蜜少了,市場上的蜂蜜產品價格隨之上漲。昨天,記者走訪義烏副食品市場了解到,受產量下降影響,今年蜂蜜價格已悄然上漲20%~60%。
“每500克大概漲了兩三塊錢。”蜂蜜經營戶丁英青介紹,她店里銷售的洋槐蜂蜜批發價,已從3月份的15元~18元/500克,漲到了18元~20元/500克,漲幅約兩成;椴樹蜂蜜的價格便宜一兩元,不過漲幅也在兩成左右;油菜花蜂蜜、棗花蜂蜜等價格也有明顯漲幅。
丁英青分析,蜂蜜既天然又健康,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現在產量下降了,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上漲。到目前為止,這一輪漲價還是緩慢進行的。因為上半年銷售的蜂蜜基本上是去年的庫存,她擔心的是下半年價格會驟然上升:“中午我剛和湖北的一個廠家通了電話,對方說蜂蜜價格近期可能還會上漲。”
經營戶小陳一個月前才從江西進了一批蜂蜜,她說店里的產品價格暫時還沒有調整。不過,供貨商告訴她,蜂蜜價格下半年可能會有一個明顯的漲幅。
據了解,全國的主要蜂蜜采集都集中在上半年,各種蜂蜜均因天氣原因一直延續減產態勢,全國蜂蜜收購價一路飆升。目前油菜蜂蜜收購價最高達到每噸8000元,比去年上漲了80%;洋槐蜂蜜最高達每噸2.5萬元至2.6萬元,幾乎比去年翻了一番。
除了采集蜂蜜外,王煥興也自己加工銷售成品。他說,如果不考慮庫存因素,今年新上市的蜂蜜產品價格至少已上漲40%~60%。如果最后一個花期產量沒有明顯增加,下半年消費旺季來臨時,蜂蜜價格可能還會大幅上漲。
小貼士:如何辨別假蜂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市場上還存在蜂蜜摻假現象,假冒蜂蜜價格大多低于真蜂蜜,只有幾塊錢,市民在購買蜂蜜時應注意辨別。
據知情人士介紹,蜂蜜造假的手段大體有三種: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進行熬制,利用化學反應制成假冒蜂蜜;二是用飴糖、糖漿等來冒充蜂蜜,這是比較常用的造假方法;三是利用糧食作物加工糖漿,充當蜂蜜,當中還有一些增稠劑、甜味劑等。
如何分辨假蜂蜜?市民們不妨使用這些小竅門:
一是用手捻,粘手、發黏的是真蜂蜜;二是在餐巾紙上滴一滴蜜,如果洇開了,說明蜜中含水量比較高;第三,在超市中購買,不能打開瓶蓋,可觀察蜂蜜上層是否有氣泡,若有,說明蜂蜜中水分大、濃度不夠;第四,除了槐花蜜、棗花蜜等以外,多數加工后的蜂蜜在低溫下都容易出現結晶現象,不結晶的可能是假蜜。
下一篇:北京平谷好生態引來八方蜜蜂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