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為什么要咬開封蓋?該怎樣避免?
蜜蜂為什么要咬開封蓋?該怎樣避免?
在養蜂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會發現,本來已經封蓋的子脾,蜜蜂卻咬開了,露出里面還未長成功的蜂蛹。看起來蜂蛹白白的,并沒發現腐爛異常……可蜜蜂為什么要咬開,咬開封蓋蟲蛹就不能發育,會死亡的啊!
其實這些被咬開的蟲蛹,看起來是正常的,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基本上都不能繼續發育,或者已經死亡了。蜜蜂在撫育幼蟲時,對于幼蟲的健康狀況,會清楚明白的。如果幼蟲感染疾病或者死亡,撫育蜂會馬上知道,就會及時清理出來,避免腐爛污染蜂巢環境。如果是正常的蟲蛹,蜜蜂會竭盡全力照顧,不會傷害的。那些封蓋蟲蛹,蜜蜂也能夠知道健康狀況。發現不對勁兒,就會咬開封蓋,清理出去。
蜜蜂咬封蓋子脾有多種原因,要仔細辨別,認真查明。否則讓已經快長成的蟲蛹死了,對蜂群的損失就很大了。
白頭蛹病爆發。
白頭蛹病是蜂群中專門死亡蜂蛹的疾病,蜂蛹死亡工蜂咬開封蓋清理,露出白白的蜂蛹而得名。
造成白頭蛹病的原因有多種,巢蟲害,囊狀幼蟲病,蜜粉中毒,蜂巢溫度異常使蟲蛹夭折等,都會引發白頭蛹病。在繁殖期不能只想著讓蜂王多產子,還要防治病蟲害,保證幼蟲發育正常。
一,巢房里有巢蟲
巢蟲會咬噬蟲蛹,死亡蟲蛹工蜂必須清理干凈,就要咬開封蓋。如果巢蟲害嚴重,工蜂清理能力不足,咬開封蓋后不能及時拖走死亡蟲蛹,就會看到許多露出蟲蛹。
養殖中蜂必須要勤換蜂巢脾,清理蜂箱里垃圾,蜂箱嚴密防止蠟蛾鉆入,避免巢蟲害發生。
二,馕在幼蟲所致。
囊狀幼蟲病是一種病菌所致,死亡的都是蟲蛹。幼蟲期感染了,等到封蓋死亡 工蜂就要咬開封蓋清理了。
囊狀幼蟲病多是蜂群撫育力不足引發的,蜂巢溫度異常容易發生。在氣候變化多端的地方,過于弱小稀疏蜂群是難以維持的,想要繁殖快必須合理繁蜂,要有兩脾以上的蜂數。特別是早春濕冷季節,要有堆積的蜂才能繁蜂,任何時候一定要保證蜂脾相稱。
當發現疾病后要囚王斷子,抽走發病巢脾,讓蜂密集,再多飼喂蜜水。讓工蜂停止撫子,能有精力清理蜂巢環境,讓蜂蜜殺死病菌。10天左右后再放王產子,最好能換新王。如果還有病癥再囚王斷子喂蜜水,一般兩次左右就能自愈。癥狀嚴重的,就得到蜂藥店里買專門的蜂藥來治了,一定要仔細看說明書,認真的按照方法和劑量來使用。
三,不合格的蜜粉。
如變質或有毒素的蜜粉讓幼蟲吃了,就會使幼蟲慢慢死亡,有的也會在封蓋期死亡的。特別是人工飼喂蜜粉方法不對,變質了,蜜蜂采集有毒蜜粉或噴灑農藥的有毒蜜粉留在蜂巢里了,因為毒性不強沒有造成蜂群馬上中毒,可再弱的有毒蜜粉幼蟲吃了就會死亡。
中蜂繁蜂不能喂過多白糖漿,必須要有蜜脾混搭飼喂才能行,中蜂幼蟲食用白糖漿過多會死亡的。白糖漿糖水比例1:1.5,糖不能多于水,更不能用高溫熬煮。只有讓工蜂反復釀造白糖漿,才能成為合格的蜜糖,供幼蟲食用。飼喂花粉和花粉替代物也要謹慎,一定要是合格的。花粉要進行消毒,用水浸泡透再加蜂蜜調制成花粉糊才能喂。噴灑農藥的季節要防止農藥中毒,哪怕是除草劑也會造成幼蟲死亡的。平時可以用0.1--0.2%左右的優質白醋或檸檬酸加在水中飼喂蜜蜂解毒。
四,不合理的繁蜂。
在氣候異常溫度,蜂群不能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使幼蟲經受濕冷和高溫干燥都會造成死亡。在氣候變化多端的季節,如果讓蜂王過多產子,工蜂撫育力不足,如果遇到天氣異常變化,工蜂無力撫育照顧幼蟲,就會讓蟲蛹凍餓而死,蟲蛹死亡工蜂就得咬開封蓋清理了。
當氣溫低于10攝氏度的時候,要注意幫助蜂群保持正常溫度,合理包裝,組織密集強群繁蜂。高溫干燥時,一定要注意蜂巢通風透氣,把蜂箱放在陰涼通風處,注意喂水灑水降溫。
在蜜蜂繁殖期,一定要保證幼蟲健康發育,防治病蟲害,飼喂優質蜜粉,蜂群不能太弱小稀疏,要保證蜂群能維持正常蜂巢溫度,這樣蟲蛹才不會死亡,才能繁蜂正常。
蜜糖消耗殆盡,難以養活幼蟲幼蜂。
無論哪個地方,都有蜜粉源枯竭的時候,如果蜜糖消耗殆盡,沒有及時進行飼喂,幼蟲可能就要先餓死了。已經封蓋的蟲蛹,工蜂為了避免蜂數增加,加大挨餓風險,可能會把蟲蛹拖出來吃掉。在意蜂群這種現象是容易發生的,先讓活著的蜜蜂別餓死了,蟲蛹可以不要。養蜂人千萬別以為已經封蓋了,就不需要再吃蜜糖了,蜜粉不足也不怕!
養蜂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關注蜂巢蜜粉的存儲情況,不能讓蜜糖吃光了。蜂巢蜜粉不足,蜂王會減少產子量。如果蜜糖消耗殆盡,公公就會把已經快長成功的封蓋子脾吃了拖走,殺死了,這樣就十分可惜了,白白的浪費了飼料撫育這些蟲蛹,讓工蜂也累死不少,會嚴重影響蜂群發展,使蜂群迅速衰竭。別以為已經封蓋就繁蜂成功,就等著幼蜂出房。養蜂人要時時注意蜂群狀況,防止功虧一簣。
好了,說了這么多了,大家一定要明白,工蜂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拖走幼蟲,咬開封蓋的!基本上都是有異常現象發生,一定要根據以上幾點判斷,找到具體原因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