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喂足越冬糖的蜂群,蜂脾上存滿了封蓋蜜,這些封蓋蜜能夠保證蜜蜂冬季有吃的安全越冬。
“蜂群越冬飼料主要是蜂蜜(用白糖和水1:1煮開的白糖水替換也可以,能夠節約養蜂成本)。”近日,豐都縣高家鎮文昌路社區養蜂人李廣學,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必須留足飼料,才有利于蜂群安然越冬。
李廣學說,冬季氣候寒冷,整群蜜蜂生活在蜂巢里,在貯存著蜂蜜的巢脾上形成越冬蜂團(冬團)。蜂王在冬團的中央,全部蜜蜂聚集在周圍的巢脾上形成一個“大蜂球”。因此,每個蜜脾最好有4斤左右的存蜜,蜜脾的中部要有適當的空巢房,這有利于冬團的形成,保持蜜蜂的體力,從而減少飼料的消耗和避免由于冬團的移動所造成的損失。
他進一步介紹,一般的昆蟲成蟲越冬是在休眠狀態下保持生命,而蜜蜂卻是在活動狀態下越冬的。冬團外面溫度經常保持在6至10℃,內部的溫度不低于14℃,當內部溫度下降到接近14℃時,蜜蜂就開始產生熱量,使溫度上升到24至30℃,然后隨著熱量的散失,溫度慢慢下降。越冬期間對蜜蜂的任何干擾,如震動蜂箱、發生鼠害等,都會引起蜂群騷動不安,使冬團的溫度上升,群蜜的消耗量增加。這時,蜜蜂需要吃食蜂蜜,依靠群體產生的熱量,來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溫度。
“蜂群在秋季最后一個采蜜期結束后,老蜂一般不能越冬,它們漸漸由秋季哺育出的幼蜂所代替,這便是蜂群的秋季更新過程。這些幼蜂由于沒有參加哺育幼蟲的工作,它們的各種腺體保持初期發育狀態,越冬以后仍然具有哺育幼蟲的能力。”李廣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