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中的古老藥物—蜂膠
蜂膠是一種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的天然藥物。古埃及人十分了解蜂膠的防腐性質,將其用于制作木乃伊。希臘人和羅馬的外科醫生早就認識到蜂膠的藥物成分,用蜂膠作防腐劑促進傷口愈合和口腔消毒劑。蜂膠的這些用法在中世紀的阿拉伯十分流行,南美的印第安人將蜂膠作為一種退熱劑,在17世紀的倫敦藥典中蜂膠被列為正式藥物。17世紀到20世紀的歐洲蜂膠因其抗菌活性而變得十分流行。現在推祟蜂膠是由于它有抗細菌、抗真菌、抗病毒、保肝和抗炎癥的作用,能提高機體對感染劑十二指腸潰瘍的抵抗能力。在外用上,蜂膠能緩解多種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皮炎。
蜂膠作為一種流行藥物,可以有很多種應用方式,如膠囊(純的或與蘆薈、野玫瑰或花粉混合),口服液(乙醇提取),漱口水(加入鼠屆草、錦葵及迷迭香),止咳糖,霜劑以及粉末(用于漱口藥或水溶后內服)。蜂膠也可用于化妝品及保健食品。
一、化學組成
迄今為止,已證實蜂膠含有超過180多種成分是多酚。多酚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也有酚酸及其酯、酚醛、酮等。蜂膠的其它成分為揮發性油和芳香族酸(5%~10%)、蜂蠟(30%~40%);樹脂、香油及花粉,這些是一些基本元素如鎂、鎳、鈣、鐵、鋅的豐富來源。從巴西蜂膠和中國蜂膠中還分離出新的成分。雖然蜂膠的化學組成更加明確,但是由于蜂膠的采集地點不同其化學成分就很不一樣。
蜂膠的抗微生物性質主要是由于黃酮類物質喬松素、高良姜精及生松素醇。喬松素表現出抗真菌的性質,其它活性成分是香豆酸及咖啡酸的酯。其余成分異戊二烯香豆酸及二帖酸具有抗細菌活性和細胞毒活性,咖啡鞣酸衍生物具有免疫及保肝功能,糠醛木聚糖能抑制某些細菌的生長。咖啡酸苯乙酯(CAPE)對腫瘤細胞有毒性作用。
二、藥理學特性及毒性
蜂膠提取物在體外抗微生物活性主要是針對革蘭氏陽性菌(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普通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原生動物(枯氏錐蟲)、真菌(白色念珠菌)及病毒(HIV,疤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研究表明,蜂膠的溶解性質影響其抗微生物活性的能力;實際上油制備物有廣泛的抗微生物活性;甘油溶液對革蘭氏陽性菌沒有抑制,而乙醇及丙二醇溶液對酵母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研究還表明,在含一定量的標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環境中,蜂膠在抗細菌方面與鏈霉素和鄰氯青霉素有明顯的協同作用,與氯霉素、頭拖拉定及多粘菌素也有中等程度的協同作用。對與臨床上牙病相關的15種細菌的研究表明,在體外蜂膠提取物有抗菌活性,能抑制細胞黏附,抑制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形成。
眾所周知,生殖道疤疹病毒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治療。最近,研究出的一種含蜂膠藥膏可有效治愈生殖道疤疹病毒感染減輕局部癥狀。蜂膠提取物或者藥膏的典型治療不僅對疤疹感染,對牙科、皮膚科及耳鼻喉感染也有療效。對急性和慢性炎癥蜂膠也有抗炎癥的效果。蜂膠抗炎癥反應的機理尚未搞清楚。在蜂膠的有效成分中只有CAPE和高良姜精起到抗炎癥的作用,而且CAPE的作用更大些。蜂膠在小鼠體外對巨噬細胞也有免疫刺激與免疫調節作用,而在體內蜂膠增加CD4/CD8T細胞的比率。
這一系列效果可用來解釋蜂膠作用于急、慢性口腔炎癥,牙周病、氣管或上下呼吸道疾病及皮膚潰瘍的基本原理。在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損傷及撲熱息痛、丙稀醇弓[起的小鼠急性肝損傷中,蜂膠也顯示出保護肝臟的作用。已知肝臟中谷胱甘肽可保護肝免受化學引起的細胞損傷,谷胱甘肽是肝臟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在生理學濃度上維持細胞的正常氧化還原作用。蜂膠能減少小鼠由于撲熱息痛弓[起的谷胱甘肽損耗,從而使組織細胞凋亡。
蜂膠還發揮去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蜂膠能抑制β—巰基乙醇自然氧化過程中超氧陰離子的形成,其中CAPE比高良姜精抑制超氧陰離子形成的作用強。CAPE還能使兔大動脈閉塞免受缺血性脊髓損傷。此實驗顯示出蜂膠的預防疾病的功效,其活性成分CAPE可避免在胸或胸腹動脈瘤外科手術修復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
蜂膠還有與可卡因相似的麻醉作用,對生物學組織有再生作用,對很多癌細胞表現出抗腫瘤活性。蜂膠還能抑制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CAPE已被證明使蜂膠的化學預防性和抗腫瘤特性的一種主要活性物質。然而蜂膠實際作用的準確機制及其成分CAPE對癌癥的治療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在用于治療哮喘及有濕疹和風疹的病人時要多加注意。
三、應用前景
據報道,蜂膠能降低血壓及膽固醇水平,而且降低的膽固醇水平在停藥后還能保持幾周時間。這樣蜂膠可能成為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動脈硬化被看作是一種多因子的疾病,其發病機理用傳統的危險因素(高血壓、血膽固醇過高、節食、吸煙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動脈硬化的炎癥、免疫發病機理。另外,有些數據顯示單核細胞活化可能在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中起一定作用。炎癥、單核細胞活化及動脈硬化之間的聯系可能是一種微生物中介如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旋桿菌或巨細胞病毒。細菌會釋放能活化單核細胞和內皮細胞的脂多糖(LPS)。活化的內皮細胞表達在其表面脈管內皮細胞支持分子(CAM6)如選擇蛋白和整合蛋白,提高血液中單細胞的滾動性、粘性及最終的溢出物。另一方面,LPS提升單核細胞的活化作用,促進細胞因子及前列腺素的釋放,前列腺素能刺激平滑肌細胞遷移和加強CAM在內皮細胞表面的表達。基于蜂膠對細菌及炎癥的抗性而且能降低血壓及膽固醇和減少細胞凋亡的事實,蜂膠可能會成為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的“綜合藥物”。
引自《中國蜂業》2006(9)
1271上一篇:蜂膠在肝病治療中的應用
下一篇:蜂膠對兔血液流變學特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