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對蜂毒的反應有所差異。絕大多數人接受蜂毒治療時,在受蜜蜂蜇的部位會出現局部的紅、痛、腫、癢的反應,這種局部反應,過幾小時或過幾天會自然消失。但是極少數人在接受蜂毒治療時,會發生嘔吐、腹痛,或是出現全身皮膚潮紅、騷癢、蕁麻疹、紫瘢、怕冷、發熱等反應。如有上述癥狀時應進行藥物脫敏治療,方法是服用撲爾敏(4毫克)和強的松(5毫克)各1片,若服用4小時后還沒有好轉,可繼續按以上方法服用,直至癥狀消失。若3~4次后仍不見效,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鑒于人們對蜂毒療法反應的差異,在采用蜂毒治療疾病時,應先進行過敏試驗,方法是:用1只蜜蜂在病人背部蜇刺,蜇后20分鐘拔出蜇針,第二天在背部再做1次同樣試驗,每次按常規方法檢查尿中有無蛋白質,若無蛋白質,則可進行蜂毒治療。若蜂毒是針劑,可以進行皮下注射,第一次用0.25毫升,第二次用0.5毫升,第三次0.75毫升,每次注射后必須檢查尿中是否有蛋白質。
蜂毒使用的劑量
由于蜂毒治療各種疾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目前還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鑒定蜂毒的效價。現在普遍采用將1只工蜂的排毒量(約0.2~0.&127;4毫升)作為一個治療單位,治療使用的劑量大小,要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的變化而定,一般每次使用1~4個治療單位。
【來源】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體內的有毒液體。
【性狀】淺黃色透明液體,比重1.1313,PH5.5。
【性味歸經】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疼痛。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經痛。
【用法用量】每用1~5個蜂。捉到蜜蜂后,輕捏頭部,然后迅速放于患處,將蜂尾貼于皮膚,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時蜂毒隨螫針注入皮膚內,約1分鐘,將蜂彈去,拔出螫刺。此時螫處呈現出一小腫包,約指甲大小,20分鐘后,局部紅腫、發熱,有舒適感。一般24小時后作用消除,患處恢復常態。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
【注意】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防治中毒現象發生。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一、電取毒設備
JDQ-I型、Ⅱ型采毒器,QF-1型蜜蜂電子自動取毒器,封閉式蜜蜂采毒器,巢門、巢底兩用式電取蜂毒器,籠式電取蜂毒器(其使用方法按照說明書進行)。
二、機理
電取毒是利用一定的電流通過蜜蜂機體,蜜蜂受電擊后,產生排毒反應而排出蜂毒,再用玻璃板等承接,待干后即可刮取蜂毒。取下的蜂毒要用棕色玻璃瓶裝好、密封,以備提純。
三、電取蜂毒時注意的事項
1、取毒場地應選擇人畜來往較少的蜂場,以免塵土影響蜂毒質量。操作人員與取毒用具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取毒板要用乙醇消毒,工作時要穿上防護服及防蜂面罩,不要吸煙和使用噴霧器。取毒時切忌打開蜂箱觀看,一群蜂取毒完畢,應讓蜜蜂安靜10分鐘后再撤走取毒器。
2、取毒時間應選在每個流蜜期結束時,因流蜜期取毒,工蜂在排毒的同時會吐蜜,而污染蜂毒。取毒要選在氣溫不低于15℃、風小的傍晚或晚上(但不要超過晚上11點鐘)進行。
3、取毒的蜂群應選擇壯、老年蜂較多的蜂群,因為幼蜂在取毒時容易因電擊而受到傷害,也會減少取毒量。
4、蜂毒有強烈的氣味,對人體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刮毒時應戴口罩。
5、取毒后的蜂群應適當獎勵飼喂,補充營養,以及時恢復電擊后蜜蜂的體質。另外,取過毒的蜂群也不宜馬上進行轉地,要休息3~4天,以在蜂群“余怒消除”后再轉地為好。
6、取得的蜂毒要裝入深色瓶密封,置低溫處保存。